

殼牌品牌
一百多年來,"殼牌"一詞、我們的貝殼標志以及與眾不同的紅黃雙色,一直都使得殼牌品牌得以具象化,并在全球范圍內推廣我們的價值觀以及我們產品和服務的質量。
"殼牌"一詞出現于 1891 年,當時是 Marcus Samuel and Company 向遠東地區運輸的煤油的商標。這家倫敦小企業最初主要從事古玩、古董和東方貝殼業務。這些商品在當時是如此受歡迎(尤其是在維多利亞時代,被用于裝飾首飾盒),以至于它們不久就成為了公司與遠東地區開展盈利頗豐的進出口貿易的基礎。
這一詞語于 1897 年被提升至企業狀態,當時 Samuel 成立了殼牌運輸和貿易公司。1901 年出現的第一個標志是河蚌殼,到了 1904 年,為了從視覺上呈現公司和品牌名稱,推出了扇貝或稱貝殼標志。
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和殼牌運輸和貿易公司于 1907 年合并時,后者的品牌名稱和標志(殼牌和貝殼)成為新成立的荷蘭皇家殼牌集團 (Royal Dutch Shell Group) 的簡明名稱和標志。此后一直保持至今。
為順應平面設計的趨勢,近年來殼牌標志的形式在逐步發生變化。目前的標志是 1971 年推出的。30 年過去了,它經受了時間的考驗,無愧于世界上認可度最高的標志之一。

從 1900 年至今的殼牌標志

殼牌之聲
從二十世紀初至今,殼牌在視聽傳播中使用了音樂元素,包括與歌手平?克勞斯貝 (Bing Crosby) 和小薩米?戴維斯 (Sammy Davis Jr.) 開展的協作。我們與英國影視配樂作曲家湯姆?豪 (Tom Howe) 合作,在 2015 年推出了"殼牌之聲",一個能夠捕捉殼牌品牌的價值觀和能量的聲音標志,作為一家現代化企業,我們必須不斷創新,致力于打造可持續的能源未來。
其結果,就是誕生了一段時長 3 分鐘的管弦樂作品,以及一組包括超過50種不同音樂體裁和風格變化的組曲。每種變化均以能用許多風格表現的主旋律為基礎,從鏗鏘有力的電吉他到泰式和土耳其式改編,極為多樣。最短的聲調是兩秒鐘的?助記聲調?——或稱關鍵曲調——例如,其往往與殼牌短片結尾處的貝殼標志一同出現。從最終目的而言,我們希望它能像貝殼標志本身而言,立刻可以被辨識出來。?